儿童助听器有别于老年人或者成年人,儿童发育尚未完全,所以在沟通或者表达上面都和成年人存在一些差距,对于儿童助听器的选配往往比成年人要稍微困难一点也麻烦一点,儿童助听器的选配大家也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这里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儿童助听器的选配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戴上助听器就能听懂说话
许多家长在自己的孩子戴上助听器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让孩子叫"爸爸妈妈"。如果患儿不能做到,甚至完全听不懂,家长往往非常失望,之后便认为助听器效果不好。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助听器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听力损失儿童提高对声音的感知力,即可听度。它不是药品、手术,不可能立竿见影。 先"听得到",才能"听得懂"。两者不能画等号。"听得到"是一个可以定性定量的心理声学过程:在满足其他条件的基础上,随着助听器增益的增加,听障儿童能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多(响度)、越来越清楚(信噪比改善)、声音范围也越来越广(聆听各个频率的声音)。"听得懂"的改善需要一定时间,需要长期的聆听和康复训练,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希望患儿刚刚戴上助听器便能听清楚说话,并做出相应反应,是不现实的。
误区二:忽视主观测听的重要性
小儿检查和成人有明显不同,小儿没有很好的配合能力,一般的医院检查都是通过客观检查来获得孩子的听力情况,比如耳声发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及多频稳态测试。然而我们做助听器验配就必须全面的了解孩子的听力情况,只有客观检查是不够的,主客观检查相结合才能真实的贴近小儿的听力情况。小儿行为测试才是了解小儿听觉损失程度的"金标准"。6岁及以下小儿可采用小儿行为测听法,包括行为观察、视觉强化测听和游戏测听。根据听损小儿不同的年龄特点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检测频率。
误区三:一次性验配,忽视长期听能管理
婴幼儿的耳朵从出生后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尤其是出生后的头两年发育快,到7岁后逐渐定形,10岁后才停止。这期间,耳廓大小、外耳道大小、 硬度、方向等都会不断变化。然而,目前助听器验配常用的耳道声学参数以成年人的平均数据为基础。研究显示,新生儿耳道共振曲线的峰值频率是成人的2~3 倍;儿童的真耳-耦合腔差值要到5岁时才逐渐接近成人均值。因此,在现实中,用成人均值为儿童助听器验配计算目标增益等重要参数,显然有误。
另外,验配还需考虑小儿的外耳特点,较柔软的耳模对于小儿较好,并需不断换,以适应其外耳道发育、避免声反馈或过度放大等问题。因此定期的复查评估和调试是必不可少的。
误区四:沿袭成人验配方法
目前我国大部分助听器验配中心缺乏儿童助听器验配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硬件指的是测试真耳-耦合腔差值(RECD)设备、调试儿童助听器的配件等;软件指的是为儿童验配助听器所需的配方软件(DSL 5.0或NAL-NL2)、评估儿童助听器使用效果的技术条件等。小儿听力康复需要十年甚至长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严格挑选合格的助听器验配和服务中心是康复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误区五:助听听阈只有在"香蕉图"里才说明补偿得好
"香蕉图"指在听力图上正常人的语言频率分布和强度分布的范围,是
助听器验配的"金标准",助听听阈在"香蕉图"里说明可以听到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言语声(越靠近上缘说明听得越好)。但并不是绝对的。两岁以下的孩子助听阈应该在香蕉图下,因为测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准确的,实际听力肯定在阈上15分贝左右。给孩子配助听器的原则是安全、舒适、可听,所以验配时补偿小不宜大。小儿听力补偿的评估还需要加入真耳分析、言语评估综合评估小儿听力补偿情况。